南县公共文旅云>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项目】南县地花鼓
【国家级非遗项目】南县地花鼓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湘鄂两省边陲,县域内河渠交错,湖塘密布,正是这水乡泽国的风韵,构成了民间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传统舞蹈———南县地花鼓,就是在这片土地上衍生出来的。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它从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等多种表现形式。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按“十二月望郎”、“拖地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善长于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情绪与性格。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表演形式,增加的主人公是位武士,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罩上各种颜色的面料或纸竹马,与地花鼓丑、旦穿插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斗的马夫,场面威武,表演细腻,围龙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较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以“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

南县地花鼓经过了清代的启蒙期,解放前后的发展期和打倒“四人帮”后的鼎盛期。南县地花鼓对湖南花鼓戏的启蒙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南县地花鼓一度沉寂,濒临断代失传。

2005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要求,由县文化部门具体负责,组成专业队伍,对南县地花鼓进行发掘、抢救、保护与传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2011年5月,南县地花鼓成功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遗”项目,同年11月,又成功举办湖南首届南县地花鼓艺术节,有效地发掘、抢救、保护和发展了南县地花鼓艺术。

 IMG_6064.jpg


历史沿革

它的发展期为清代嘉庆年间,当时,北河口、牧鹿湖等地马戏团盛行,后与对子地花鼓揉合,演变出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即竹马地花鼓。清代道光年间,境内垸落雏成移民纷至沓来,闹元宵、庆中秋加围龙与之吻合,便把南县地花鼓推向了兴旺时期。解放后,欢庆土改和合作化人民公社成立的庆典,把地花鼓推向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十年“文革”,地花鼓亦戴上了“封资修”的帽子,走过了冷落沉寂禁锢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濒危状态日益加剧。

 

IMG_3520.JPG


观念、知识,以及表现(实践)形式(如何唱、说、舞、做等)

南县地花鼓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丑角以系红巾或戴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兰色或黄色、黑色服装,手拿巴蕉扇、纸扇、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划三道白粉,看起来像个“小”字,故称小花脸。旦角以顶绸帕、系手巾、扮仙头、巴巴头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被面做的红色的彩衣彩裤或彩衣彩裙  ,手拿丝织 红绸 、酒杯为道具 。二人载歌载舞 ,按“ 十二月望郎 ”、“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等曲调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特别是用扇子和手帕子来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性格。竹马地花鼓,一丑一旦的服饰妆扮与歌唱内容 、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相同,增加的主人公是位武士,她头戴红色仙头或戴白色礼帽,身穿白色或红色武打衣,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铺上各种颜色的竹马,与地花鼓的丑、旦穿插表演 ,走“8”字(有的还配有翻筋头的马夫)绕“圈子” ,玩“套子”,场面威武,表演细腻。围龙地花鼓,旦 、丑的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龙头龙尾联接十一节或十三节龙把子,配合地花鼓舞出“戏珠”、“起井” 、“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彭德怀、段德昌、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传播火种时,最爱看地花鼓的表演,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倡红军士兵唱“花鼓调”。

 

代表性特征(包括曲目、剧目、作品等)

      十二月望朗》、《扇子调》、《十二月看姐调》、《拖板凳》、《道私情》、《送财》、《送喜》、《插花调》、《送财歌》、《看姐》


传承方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教学传承等)及传承谱系

   师徒传承

   对子地花鼓传承谱系:第一代 李元六 ;第二代 李小生、龙佑明;第三代 徐丙华;第四代  卢青山;第五代 余菊生  杨保生;第六代   史益和   马少元   李保生  曹春林   周庆祥;第七代  夏春林  肖保林  彭凤林   刘伏保  谢正明   杨梓贵  谭保林   谭盈科 曹冬林   刘运清  吴启生  李笑群;第八代   罗菊香   李健吾  罗小平

竹马地花鼓传承谱系:第一代  龙佑明  龙薛民  薛春山;第二代  龙冰;第三代  龙乐钦 ;第四代  黄与明  彭泽章  邓玉贵;第五代  黄美华   汤迪华  彭风林   黄美富;第六代 左敬贤  刘松培;第七代  丁建华  张明娟  刘平  刘咏清

 围龙地花鼓传承谱系:第一代 余少奇  赵长生 陈长保;第二代 张国华  周长发 谢长发 朱惠堂 方大利;第三代 刘菊生  汤应生;第三代   曹双喜 徐梅生 刘冬桂 吴京生  郭铁辉 何小中  蔡维保  刘桂荣


 IMG_3537.JPG

 

技艺特色和风格特征

南县地花鼓这个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代嘉庆初年,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①丰富性:南县地花鼓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对子地花鼓演变出了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自如地呈现着表现形式的丰富性特征。 ②规范性:不论“十二月望郎”,还是“拖板凳” 、“采茶调”、“辞东歌”,演员的动作都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招一式颇具规范性特征。③灵活性:无论是在传统的佳节里,还是在重大的庆典活动中,它舞台上、街道上 、屋场上 、门店前 ,甚至连渔舟 、扮桶上都可以表演,显示出它有独特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特征。④简朴性:不论是吹奏乐还是打击乐,虽然热烈喜庆,但调式和板式都不那么繁杂。质朴、简洁构成了其调式和板式的简朴性特征。⑤稳定性:虽然近年来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南县地花鼓已陷入濒危状态,但群众十分怀念,还是想看。这说明这种文艺形式已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竞争社会里,存在着相对稳定性的特征。⑥地方性:人民群众不仅爱看,而且爱演,因为它源于生活,扎根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因此,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特征。


 南县地花鼓街头表演.JPG

 

社会功能及遗产价值

1、学术价值。地花鼓是民间舞蹈,表演生动、曲调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倡红军士兵演唱“花鼓调”等类游艺活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毛泽东选集》卷四,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565页)。发掘、抢救和保护地花鼓,这对于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代表先进文化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2、实用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群众喜闻乐见的地花鼓,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7-5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