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专家组在调查勘探南县南洲镇丁家城村的卢保山遗址时,发现了湖南第四座史前城址,是目前为止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中位置最南的一座。它的发现为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的研究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增添新的材料。

卢保山遗址位于洞庭湖区腹地一处比周围高出约1~4米的台地上。台地海拔31米,大体呈长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台地呈北高南低之势,台地上分布的卢保山、丁家城、曹家台、坟山坪等4处古遗址之间范围相连、未有间断,均有文化堆积分布,应为一个整体性遗址,在台地北侧一断面上还发现疑似城墙堆积。经专家组初步推断,该台地很有可能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城址。

勘探专家组先后在遗址中探沟出屈家岭文化圈足豆,石家河文化早期、晚期的典型器物标本,遗址中部偏西距地表2米左右发现成片红烧土堆积。专家组初步断定卢保山遗址是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不晚于石家河文化早期,早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史前城址,是迄今为止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中位置最南的一座。他的发现和确认为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群的研究以及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增添新的材料。因调查勘探工作仅仅是第一阶段,对于城内的各类遗迹的位置分布、布局结构还需通过下一步考古工作验证。

目前,湖南地区之前已发现有澧县城头山、鸡叫城遗址,华容七星墩遗址等三座史前城址,卢保山遗址是第四座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